今年一季度,儲能市場展現出較高的活躍度,頭部電池企業紛紛加速新一輪產能布局。
儲能招投標市場方面,機構數據顯示,今年1月、2月國內儲能招標規模分別達到30GWh、31GWh,其中包括多個儲能電芯/系統集采招標項目。1-2月采招落地總規模超70GWh。
價格上,今年1月、2月鋰電池儲能系統中標均價分別為0.500元/Wh、0.490元/Wh,儲能系統價格持續走低。例如,日前開標的華電集團6GWh儲能系統(2h、4h儲能系統,電池單體容量≥314Ah)集采項目中,9家入圍候選人的中標單價已降至0.458元/Wh-0.486元/Wh區間。
為應對持續向好的儲能需求,多家電池企業更新了擴產進程。
3月20日,億緯鋰能宣布,擬通過科創板發行50億元可轉債,用于加碼其儲能和動力電池產能。據悉,此次募資將全部用于兩大核心項目:23GWh圓柱磷酸鐵鋰儲能動力電池項目、21GWh大圓柱乘用車動力電池項目。其中23GWh圓柱磷酸鐵鋰儲能動力電池項目主攻電力儲能、船舶儲能等場景,配套其自主研發的MB56大鐵鋰電池。
據了解,截至去年9月,億緯鋰能已鎖定未來5年81GWh儲能電池意向訂單,客戶包括華為數字能源、陽光電源等頭部儲能集成商。今年2月,億緯鋰能還與海博思創確定了2025-2027年度電芯產品戰略購銷關系,預計后者的采購總量將達到50GWh。
3月15日,寧德時代公開了其在山東東營新增40GWh電池產能的計劃,項目將按照“零碳工廠+燈塔工廠”標準建設。與此同時,寧德時代與東營市戰略合作下的首個推進項目——投資5億元新建的一條產能為2GWh的生態儲能Pack生產線正在建設中。
實際上,今年以來,寧德時代已有多個產能規劃項目落地。1月,寧德時代宣布將在福州臺商投資區松山A片區,投建年產能40GWh的電池基地;3月,福鼎生產基地5號超級工廠項目封頂,布局有4條新能源電池超級生產線及智能制造設備,年產能達25GWh;近日,寧德時代洛陽基地三、四期項目開工,據了解,該基地首批電芯已下倉出貨,二期項目正在推進中,此次開工的三、四期項目計劃于2026年10月底建成投用。
顯然,寧德時代“大肆擴張”的底氣來源于其龐大訂單量的支撐。財報顯示,2024年寧德時代儲能電池系統銷量為93GWh,同比增長34.32%。產能利用率方面,據了解,2024年寧德時代電池系統產能為676GWh/年,產量516GWh,產能利用率為76.33%。
2月,贛鋒鋰電啟動了年產10GWh電池項目,涵蓋新型儲能鋰電池、40萬支消費類鋰電池及固態電池。此前1月,遠景動力滄州電池超級工廠二期項目開工,該項目規劃年產能20GWh,將生產動力、儲能電池產品,預計2026年投產。瑞浦蘭鈞旗下蘭鈞新能源10GWh儲能系統集成項目,也于今年1月在江蘇淮安市開工。
在海外市場,欣旺達宣布旗下泰國工廠已獲批投資超500億泰銖(約合人民幣100億元),將用于電動汽車及儲能系統電池生產,預計今年內投產;瑞浦蘭鈞宣布將在印尼投建電池工廠,涉及動力電池與儲能電池的研發、制造和銷售,一期規劃年產能8GWh。
頭部電池企業憑借資金、技術、規模、品牌等優勢,為鞏固市場份額,正不斷加速產能布局。這也預示著,儲能的市場集中度仍在不斷向頭部集中。機構數據顯示,2024年中國國內儲能市場,儲能電池行業集中度(CR10)達到94%,集成商行業集中度(CR10)達到82%,預計2025年集成商集成度將進一步上升至85%以上。

